close
没有刻意要回避的意思,不过结果好像我一直在保持“沉默”,有朋友甚至开始笑我是否在消极对待——“当一天和尚,撞一天钟”。这着实有点冤枉了!当然,这也再次证明,人的内心活动必须付诸一定行动才能获得认知,否则一切都只是停留在个人“心理活动”而已。
事实上,自从知道公司要Close之后,我一直在积极思考自己下一步工作的事情。只是,所谓“思考”只是在脑袋的某个地方进行着,而“行动”每天却在忙着应付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,真正100%思考问题的时间并不多,更遑论分享。
我一直想找个时间把现在这种状态或心情记录下来。无他,我想,这种心情和经历并非常有,比如说明年这个时候,大概已经“尘埃落定”(无论好坏),应该不再有什么彷徨可言。生活静静似湖水,现在的小小变化,好像偶尔泛起的一阵阵涟漪,值得珍惜。
据说一个人的大脑每天会闪现10万个概念或概念组合,只是绝大部分都是“闪”过即逝,就连自己也未必知道。大概我对自己的下一步考虑,也是这样吧。
有时候自信爆棚,觉得自己可以战无不胜,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;
有时候感到沮丧,觉得工作千篇一律,未来无论干什么都沉闷;
有时候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,可以重新设计喜爱的工作了;
有时候发现家庭比什么都重要,随便找份安逸的差事算了何必执著;
有时候觉得人应该活到老挑战到老,这份工作实在不能再干下去了;
有时候......
每一种感觉都是真实的,深切的,但很多感觉的确又是相互矛盾的。这,就是彷徨的过程了吧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