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旅行社看到单张的时候,首先联想到的是法国的"罗浮宫"。后来知道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个地方,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惭愧,同时好奇心也涌了出来,好吧,就这里了。
Langkawi,真不知道这个地方。大陆台湾的译名"兰卡威"更像一个地名,发音也接近。来到才知道,香港的称呼更贴近的全名发音,更为古老传统,正如香港粤语中保留了许多旧时代词汇似的。
来的时候几乎是仓惶逃离香港,因而比去年的沙巴更简略,没有事前调查,没有知识准备。温暖舒适的阳光沙滩,哪里都好。不要电脑,不要电话,不要嘈杂的城市痕迹,不要疲累----过去这一年实在是累惨了,我要自然地跟自然交融。
★山坡上的木屋
从吉隆坡飞到这个小岛,大约45分钟。落脚的地方也叫酒店,不过更像一条村庄,由散落在海边山丘上的一座座独立木屋组成。去接待处或外出,得在自己的木屋前等候古旧的土红色半敞篷车来接,或身体力行翻坡越丘----对于拖着城市疲惫的人而言,这是第3天之后才会考虑的方式。
木屋错落有致,低低矮矮,海边的那一群几乎半边都是建在悬崖峭壁上,下面有柱子撑着,典型的热带水屋。酒店劝告12岁以下旅客尽量不要住,以免在露台嬉耍发生危险。
我们的木屋在半坡上,周围被芭蕉、椰子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参天大树包围着。热带炽烈的阳光经过婆娑树叶的过滤,落在露台深色厚实的地板上,变得柔和多了。松鼠、猴子在坡下屋顶的瓦片上蹿来蹿去,时不时朝我们这边窥视,似乎对新入住者充满好奇。昨夜屋顶咯噔咯噔,原来是这些原居民啊。谜团终于解开,Roger如释负重----那些有关海边雨林中木屋的稀奇古怪想像终于得以烟消云散。
清晨,静谥的露台被鸟儿叫醒。洒满朝霞的海面波光粼粼,在树杈中若隐若现,微风在树丛中穿梭,惹得树叶轻轻起舞。Jeff盘腿坐在宽大的木椅上,双手莲花,闭目养神。这里,的确是个适合慵懒发呆、退省、参禅的好地方。曾经被工作、生活塞满了时间和思维空间的日子,大概掉落在太平洋里,变得遥远了。没有电脑和电话的日子,真好。
★露台读者
每次出门,整理全家行李似乎成了我的专利。即使到临出发前最后一分钟,行李箱都没取出,大小男孩们都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懒窝在沙发上看电视,实在令人佩服。可以聊以自慰的是,可能过往整理的实绩令人满意,无可挑剔进而无法替代。
唯一自行准备携带而来的,是各自的书。我贪心,也不知心情如何,带了5本。有飞机上可能会看的「7-12岁儿童心理」「葡萄酒入门」,有朋友N刚出版的处女小说「邮轮上的彩云」,以及张爱玲的「郁金香」和龙应台的「目送」。结果,来的飞机上一路昏睡没看,来到后被这属于自己的时空感染,很自然地,翻开张爱玲和龙应台。
张爱玲,似乎是故交重逢。是的,自从去年春天从「小团圆」开始沉迷,一口气看了一系列之后,感觉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沉浸在上世纪30-50年代上海、香港,张爱玲的世界。这是我总不肯读长篇小说、不肯看电视连续剧的主要原因,投入要时间,抽身更慢。沉浸在作品本身的同时,忍不住地会想:作家写的时候,究竟处于什么状态,在想些什么,心情如何?写完后心情又是如何?若干年后她也会重温自己的作品吗?...... 如此这般,看书,尤其是好书,是一件无比快乐但有时又耗神的事情,仿佛要了解一个充满扑朔迷离般神秘魅力的人,忍不住思索。朋友A说我做什么事情都太上心,连读小说这么轻松的事情怎么都一样。不知道资深"张迷"的颖子是怎样的,我想应该有更潇洒的阅读方式吧。
「郁金香」是短篇小说集,舒服多了。即便如此,昨晚看「小艾」也看到连星星月亮也睡入海里,然后灵魂又在沉寂的森林里飘荡了一周,跟五太太、小艾、忆妃、景藩们纠缠了好一阵,这才沉沉入睡。
露台几乎是在山顶上,高大的热带细叶树从山下窜伸到屋顶,芭蕉叶穿插其中。午时的海风吹来,沙沙作响,如同待舞的中世纪少女摆动的裙边。山下,海浪拍打岩岸,依山的长廊穿走在岩石间,一对情侣驻足不前,依偎着望着海面。顺着他们的视线,沿着一阵马达的"突突"声,一辆海上电单车在疾驶,划起长长的一条白色浪道,却又在眨眼间消失殆尽,如同沙画家用木条刮平沙盘似的,恢复平静。
★书缘
龙应台是现代作家,甚至经常住在香港,说不定在中环或机场碰见过呢,可是却很生疏,更多的敬畏。事实是除了翻过几页她的「1949」,固执地认为充满政治色彩的那本厚书,其实是还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个"人"。一位棱角分明、言辞犀利,令政经精英们经常哑口无言的女性评论家,跟我日渐柔弱平淡的心境毕竟距离过大,一直提不起兴趣,直到来到这里,直到读到这本「目送」。
我想,在木屋露台的沙发上,沐浴着阳光,或伴随着淅沥细雨声捧读「目送」的情景,可以算是人生的一个定格,如同在養和医院捧着「小团圆」一样难以忘怀。完全两种风格,两个时代,两种人生的两个作家,却同样让我着迷。
我深深沉陷在「目送」的深邃、忧伤、美丽里,惊叹着一个人怎可将女儿、母亲、朋友、诗人、时评家....的角色体会得如此细腻,怎可以把所闻所感所悟描述得如此精确?谁说感觉无法测量?她的一枝笔就是测量工具,如同那卖油翁,随手闭目一舀,分毫不差,精准得让你瞠目结舌。几乎所有的思索、感悟都让我震撼,是那种同脉同频的震撼,不期然再次被潺潺流水般的文字魅力彻底感染,一种相见恨晚的感动,一种先前有眼不识泰山、浅薄无知下对作者先入为主的歉意。
人与人、人与物相遇皆有缘分。读到一本好书,如同走进作者的世界,听一个智慧的、感性的朋友娓娓而谈,是件奢侈的事情。除了作品本身的因素,读书时的环境、当时的处境、心境,都决定了领略的份量。就如同恋人跟你倾诉时,你心不在焉,很可能心灵感应就此擦肩而过。又如同高僧讲道,如不清空自我全神贯注,又怎能感悟醍醐灌顶,捧智慧而归?龙应台的书在我家沉睡了几年,想不到却在这孤远异国小岛,终于与其心灵相遇,一切皆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。
★修道
这篇随感从来到小岛的第二天开笔,断断续续竟然写了4,5天。更多的时候是在阅读,在感受,任凭思绪如眼前这片海,随风漂移到天际的另一端;或如夜空的星星,闪烁在浩瀚的宇宙当中,不必马上回来。
回过神的今晨,突然挂念起数万里之外的一个刚决心修道的挚友,很想分享此时此刻的心情。我想说,城市人营役如蚁固然是可悲可哀的,而无暇无心无力感受正在经历的「眼前」的美好,如同无法消化的胃病患者,才是最可怜的。何须山珍海味,能细细品味出粗茶淡饭的好滋味,才是至福。这,不知道是否可以算是这次灵修的果实?
以下这篇,是几个月前,相遇「沉思录」时的随笔。一并分享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写于2010年炎夏某城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2006年皈依天主后,自认也算是一个修道之人。之所以需要"修",是因为原来的自己距离生命圆满之"道"差得很远,可能需要修一辈子。
所以当彷徨迷茫,遭受挫折与考验,感觉生命之路窒碍难行的时候,常常让自己静下心,歇口气,看一本好书,听一首好歌,当作是一种修行。所谓"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"。阴暗转角之后,迎面而来的,可能是一片豁然开朗的晴空。
我很容易被文字俘虏。读到一句动听的话,一个美丽的词语,常常会触动心弦。所以一把年纪的我,仍然会看着书、听着歌感动落泪,愿意相信一念之间,可以让人重新定位生存的价值、细细品味生活的意义、用心思考生命的真谛,迈向更璀璨的美丽人生。
保持心灵纯净正直,是修道人的终极追求。相信善的泉源就在内心,如果去挖掘,它将汩汩涌出。温柔、纯粹、宁静的状态,让人愉悦。40岁才感悟到"宁静致远"的境界,也是一种值得感动的修成。当然「沉思录 第七卷」如是说:每一个灵魂都有偏离真理的时候。不让心灵受到污染和干扰,保持她的清明而透亮,只好时时观照内心,不断拂拭。
★宁静致远的感悟
宁静,不过是心灵井然有序。
与其千辛万苦求诸于外,
不如回过头来观照自己的内心,
只有归隐到自己的心灵,
你才能远离苦恼,得到真正的宁静。
如果心灵躁动游移,即使身处桃花源,也感受不到宁静。
如是而推,如果生活中遇到令人心烦事,例如恋爱、工作、学业、家庭、人际关系、健康等,离开那个人、那个环境等等逃避现状只是普通下策,潜心内观、修炼意志,宁静以致远才是至高境界也。
Happy New Year.
留言列表